close
「我從山中來,帶著蘭花草...」這首蘭花草相信許多人都曾聽過,歌曲裡面提到的蘭花草,便是今天要介紹的綬草。綬草(學名:Spiranthes sinensis)是蘭科綬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,之所以被稱作綬草,是因其花序如同綬帶一般,也被稱作為世界最小的野生蘭花。由於其花期在清明節前後,故被稱為清明草;綬草根系若人參,故被稱為蟠龍參;開花時花莖直挺如線香,故又被稱為一線香;花朵盤旋花莖而上,猶如蟠龍柱,因此也被稱金龍盤柱或青龍纏柱及龍抱柱等美名。
一、形態特徵
- 植株特徵
株高13-30釐米,根肉質簇生;莖基部具2-5枚寬線形葉,葉片長3-10釐米;花莖直立,總狀花序呈螺旋狀扭轉排列。 - 花朵特徵
花小,紫紅色、粉紅色或白色,唇瓣邊緣具皺波狀齧齒,基部凹陷呈淺囊狀;花序螺旋上升,形似盤龍或綬帶。
二、分佈與生境
- 地理分佈
廣泛分佈於臺灣、中國大陸、俄羅斯、日本、東南亞、紐西蘭及澳洲等地亦有分佈。 - 生境特點
常見於海拔200-3400米的山坡林下、灌叢、濕潤草地或河灘沼澤草甸中,城市草坪中偶見。綬草的生長習性比較特殊,它喜歡在溫暖濕潤的環境中生長,譬如透水和保水性良好的傾斜山坡旁,次生在雜木林蔭下,綬草需要充足的陽光來進行光合作用,綬草對溫度有一定的要求,15-25℃的溫度最適宜生長,但夏季陽光強烈時,可能會灼傷它的葉片,為此,它需要適當遮陰。
三、藥用與經濟價值
- 藥用功效
全草入藥,具益氣養陰、清熱解毒之效,民間用於治療氣血兩虛、咽喉腫痛、毒蛇咬傷等症。 - 觀賞價值
螺旋狀花序造型獨特,可用於點綴草坪或小型園藝景觀。
綬草宛如精靈,它在城市與鄉村間遊走。它的身影遍及各地,如今,已經定居在花壇,成為城市的裝飾花朵。但是,山區依然有它的身影,只因植株矮小,常常被忽略,即使花開,也常被冷落,很少有人注意它的存在。時節進入三月,草地上就有粉紅色小花朵盤旋而上了。綬草花朵的大小只有四、五毫米,沒有放大鏡,它蘭花特徵的萼片與唇瓣很難被發現。
綬草對土壤的要求也不高,但是,它極其喜歡排水良好、富含有機質的土壤。綬草的種子很小,如若土壤中微生物種群貧乏,綬草將無法持續生長,它對農藥格外敏感,綬草遇見農藥就遭受滅頂之災,居然會集體消亡。還沒有開花的綬草與其他雜草類似,很難分辨,常被當作雜草除去。又因它全株具藥性,常遭到人們過度採挖,綬草現為瀕危的野生植物。如今遇見野生綬草都成了期盼,如能在野外遇見,可是一種天時地利人和的幸運與緣分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